找到相关内容42541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李孝本:南北朝之佛教资料篇(1)

    夷夏论云:佛教  文而博,道教质而精,精非麤人所信,博非精人所能。精则  博,博则不可不精,何可阙一」。又云:「夷夏论云:佛是  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又不可以中夏之性纯善而戎人之  根本恶,已于事实...

    李孝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0270892.html
  • 秦代已流行佛教之讨论

    ,自有其因,是或可以备一说。今次执笔,偶检佛祖统纪  ,始知周襄王下附一条云:「秦穆公时,扶风获一石像,公  不识,弃马坊中。护像神怒,令公病,又梦天帝责诫,以问  侍臣。由余往视像曰,佛神也。公即取...周时无,至此乃有之。  」吾粤热较早,今俗于夏至宰狗,实祠伏磔狗之遗  风。) 依铃木「祠祭也」之义,「作伏祠」犹云「  立祠伏 (之制) 」,「立祠伏」可以倒为「作伏祠  」,「禁祠不得」又何不可倒...

    岑仲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1370900.html
  • 寺庙建筑设置相关法规之探讨

    对于宗教的干涉,实  乃法治观念的建构尚待努力,另则应就部份可以改善的部份予  以简此后其合法。  事实上,即使一般建筑物,亦应受各相关法规的规范,惟  基于种种因素终究有些无法克服的原因,速成该些建物...形制,即在每个佛殿或佛塔四周以廊屋  围绕,形成独立院院落,大的寺院可以由许多廊院组成。  其建筑构图特点是向心的,突出中间的佛殿(塔),对于  独院可形成强烈的艺术面貌。但对于多院的组群式布局则  ...

    丁育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670929.html
  • 敦煌佛经写卷题记之现实性

    一种世俗性的宗教,深入民间的最底层。这样的转变,应  当可以从前面阐述的有关社会上、政治上、文化上的背景因素中,找  到部份解答。但要说明的是这样的探讨,是着眼于一般平民大众,而  少涉及于士大夫之流...

    罗汀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5971065.html
  • 荷泽神会传研究

    说,以为神  会传承慧能之法,功在弘扬,别无他教。神会诸作可补今本  《坛经》之不足。  911页   四、塔铭既出,神会生卒年可以确定。试将其生平大事  ,按年排列,作〈神会年谱稿〉。其记事互相矛盾...

    吴其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1371076.html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1)

    义蕴。袾宏将道家哲学过度简化为虚无自然这两个观 念,也可以将佛学过度简化为一个空字所诠表的单一观念, 因为释迦以前,印度早已流行着轮回流转和涅盘寂静的信仰 。... 而相资,试举其略。凡人为恶,有逃宪典于生前,而 恐堕地狱于身后,乃改恶修善,是阴助王化之所不及 者佛也。僧之不可以清规(注40)约束者,畏...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5.html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2)

    罗素的「对来布尼兹哲学之批判的阐释」,解决了上帝问 题。既可以实践理性要求和假设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亦可 迁就印度教和佛教而用实践理性假定流转轮回之苦及要求涅 ...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3171096.html
  • 关于藏传佛教图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阿弥陀只是在其研究方法指导下的两项个案,下续的其他研究成果的公布可以期待。谢继胜博士的《两夏藏传绘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熊文彬博士的《中世纪藏传佛教艺术——江孜自居寺壁画研究》(...

    杨清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5171169.html
  • 蕴处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

    (1)五蕴(五阴、五众)  「蕴」(skandha, khandha) 旧译为阴或众,具积聚之义,  从个人的身、心乃至广义的物、心,都可以用「五蕴」来说明,  所谓五蕴即「色」、「受」、「想」、「行...

    张瑞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071290.html
  • 茶与诗——文人生活对艺术的渗透

    、茶味互相参证。茶兴可以助引诗兴:“茶兴留诗客”(薛能《新雪八韵》),明人朱权《茶谱》曰:“茶之为物,助诗兴而云山顿色。”饮茶与赋诗形成了联体状态:“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白居易《咏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3071579.html